常青藤个人文集
秦岭扎记
在秦岭,金钱豹拖家带口“重出江湖”
常青藤专业号 | 2024-9-30

浓雾中,一只体型健硕、步态稳健的母豹身后,紧跟着2只虎头虎脑的小豹崽。小豹崽们敏捷且活跃,不时地东张西望,显示出极强的好奇心。三豹同框活动的罕见影像,近日出现在位于秦岭腹地的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,这是该保护区行使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功能近半个世纪以来,第一次拍到金钱豹抚育幼崽行为。“大猫忙带娃”的话题引发热议。

图为在秦岭腹地拍摄到的野生金钱豹。 (黄凯供图)

种群健康,数量稳定

豹,隶属于食肉目猫科豹属,独栖型猛兽,又名豹子、大猫、花豹、金钱豹。全球有9个亚种,中国有4个。其中,华北亚种即华北豹,又名中国豹,为中国特有动物,也称金钱豹。其外形似虎但略小,四肢强健,善攀援。野生种群分布于海拔3500米以下的森林、稀树灌丛和寒温带针叶林中,在有充足食物和隐蔽场所的环境中栖息繁衍。冬春为繁殖期,妊娠期约3个月。雄豹不参与共同抚育幼崽。

通常,在野外发现的金钱豹,多是单独活动的个体。在每年一次的繁殖期,生儿育女的金钱豹们会出现短暂的聚集现象;在非繁殖期内,一起活动的金钱豹基本可以断定是育幼期的金钱豹家庭单元,即母豹和它的孩子们。

历史上,老虎和金钱豹均曾在秦岭分布广泛。据《佛坪县志》记载,1964年初夏,最后一只老虎被佛坪县民兵队射杀。其头骨和毛皮标本现保存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。至今,秦岭再未发现老虎踪迹。在老虎缺失的半个多世纪以来,以羚牛和野猪为代表的食草动物引发的人兽冲突却呈增长趋势,因此,曾被称为“森林二大王”的金钱豹的动态,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格外关注。

由于金钱豹行动敏捷、善于隐蔽、不常嚎叫等原因,直至2008年,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,金钱豹的踪迹才在野外被红外相机拍摄到。此后,同在秦岭腹地内的观音山、佛坪、周至、天华山、黄柏塬、平河梁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也有多点位拍摄到奔跑、标记、休息、眺望等行为的金钱豹。由此推断,秦岭腹地存在多个稳定的金钱豹居群,且种群健康、数量稳定,大尺度内的生态系统质量持续向好、同域伴生物种多样。

生态环境向好的指示物种

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显示,几乎在每一台探测到金钱豹的红外相机数据里,都能发现羚牛、野猪、中华斑羚、黄麂、豪猪等食草动物的身影,甚至还有大熊猫、亚洲黑熊、黄喉貂、凤头鹰、雉鸡等动物的活动影像。

在童话故事和古籍文献中,豺狼虎豹都是人类的“公敌”。如今,它们全部进入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,皆是一级保护级别,其中老虎已从秦岭绝迹。至今,遍布秦岭腹地超过10年的红外相机监测,仍然没有拍摄到狼、豺和云豹的踪迹。

食物链的形成,是在自然界弱肉强食等因素下进化和沉淀的结果。近年来,关于食物链的完整性和健康也受到多方关注和讨论。目前,在秦岭地区红外相机监测到的野生动物中,能单独捕猎野猪和羚牛的,只有金钱豹。从生物学层面来说,野生金钱豹已成为秦岭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指示物种。

不难看出,生态系统的某些环节正在微调中,金钱豹拖家带口“重出江湖”,恰恰证明秦岭的生态环境趋于稳定向好。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俱已成熟,金钱豹正迅速被推至C位,或将成为秦岭真正的“森林之王”。

(作者曹庆系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)
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